欢迎登录材料期刊网

材料期刊网

高级检索

以硫铝酸盐水泥、粉煤灰和再生微粉为复合胶凝材料,基于双氧水发泡工艺制备发泡保温材料.研究发泡剂用量和再生微粉掺量对发泡水泥的气孔孔径、抗压强度和干表观密度的影响,以及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的关系.试验结果表明:当再生微粉掺量相同时,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和抗压强度均随发泡剂用量增加而降低,而发泡水泥的气孔孔径增大;当发泡剂用量相同时,干表观密度、抗压强度和气孔孔径随再生微粉掺量的增加而较小,而干表观密度和气孔孔径的减小幅度较小.发泡水泥的干表观密度与抗压强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,R2为0.96936.

参考文献

[1] 周维.再生细骨料及微粉对再生混凝土空心砌块力学性能的影响[J].广西城镇建设,2013(07):78-81.
[2] 李秋义;李云霞;朱崇绩;田砾.再生混凝土骨料强化技术研究[J].混凝土,2006(1):74-77.
[3] 陈益民;张洪涛;林震;范家俊.外加剂和粉煤灰特性对三峡大坝混凝土亚微结构和耐久性能的影响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,2000(z2):943-946.
[4] 丰曙霞;刘贤萍.粉煤灰粒径特征对水泥砂浆性能的影响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5(5):707-710.
[5] 张磊蕾;王武祥;廖礼平;王爱军.水料比与发泡混凝土性能和孔结构相关性研究[J].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,2012(11):21-23.
[6] 徐文;刘兴亚;朱清华.外墙外保温用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板的试验研究[J].混凝土,2012(3):131-134.
[7] 林雪志;苑永伟;蔡振云;肖红力.糖基聚氧乙烯醚对混凝土用发泡剂性能的改进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2(4):576-580.
[8] 孙诗兵;聂光临;甘延玲;田英良.调凝剂对物理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[J].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,2015(2):178-184,216.
[9] 王爽;何国情;陈衍华;谌开红;游胜勇;翁雅青;王慧宾;赵自勤;王云敏.普硅水泥制备发泡水泥的试验研究[J].新型建筑材料,2015(1):48-51.
[10] 汪卫琴;李秋义;王军委;岳公冰.硫铝酸盐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因素[J].低温建筑技术,2015(1):4-7.
[11] 马纯滔 .建筑垃圾再生微粉利用的试验研究[D].宁夏大学,2009.
[12] 汪卫琴;李秋义;孙晓放;郭远新.脱硫石油焦灰对硫铝酸盐发泡水泥性能的影响[J].新型建筑材料,2014(12):11-13.
[13] 连学超 .硫铝酸盐水泥发泡材料的试验研究[D].青岛理工大学,2013.
[14] 李博;张晏清.化学发泡泡沫混凝土制备及力学性能研究[J].粉煤灰综合利用,2014(2):17-20.
上一张 下一张
上一张 下一张
计量
  • 下载量()
  • 访问量()
文章评分
  • 您的评分:
  • 1
    0%
  • 2
    0%
  • 3
    0%
  • 4
    0%
  • 5
    0%